亚洲视频精品/日韩精品网/久久久精品日韩/成年人综合网

MBA管理類碩士聯(lián)考注意事項

來源:中國MBA教育網(wǎng)綜合報道    作者:gaozhe    責任編輯:gaozhe    03/01/2017

2216

    騙局一:變相訛詐

    據(jù)知情人透露,有不法分子當下正在進行有組織的“集體作弊”:“他們會在摸清了正規(guī)輔導班上課的時間、地點之后,等到12時下課就安排人在門口伺機向學生散發(fā)煽動作弊情緒的小紙條和短信。”

    小張就曾收到過這些小紙條,小紙條上沒有留下地址和網(wǎng)址,只有手機號碼、QQ號和郵箱。當小張按照紙條上的聯(lián)系方式詢問對方替考MBA的操作流程時,對方稱“可以不用先付費,但要留下身份證復印件和準考證等相關證件”。就算學生通過考試了,對方仍然可以通過該生留下的證件、利用他愛面子顧及影響等因素繼續(xù)進行訛詐。“這樣做會對學生造成名譽損害?!?北京新起點廣州分校校長趙華旭認為。他舉例說,有一位學生在某機構的安排下找人替考,雖然他是順利“考上”了,但最后在就讀MBA時被人揭發(fā)了,結果還是被取消了考試成績及入學資格。

    騙局二:虛假包裝

    此外,一些培訓機構還進行虛假的宣傳,用“請命題組老師透題”、“100%押中考題”、“某名校70%的學生都是我們班上的”等說法來包裝或夸大自己,等學生交完錢去聽所謂的名師授課時,卻發(fā)現(xiàn)“名師”徒有虛名。泰祺等培訓機構的老師提醒考生:在選擇輔導機構時,一定要查看該機構的辦學資質詳情,查看其是否擁有辦學許可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報考提點:考生大可不必有畏考情緒

    平均錄取率45%左右

    一些人在分析棄考的原因時講到,由于自己工作太忙考試準備得不充分,自然就產(chǎn)生了畏考情緒。

    “事實上,現(xiàn)在MBA考試難度和以往相比下降了很多。”專家分析,現(xiàn)在全國的MBA呈現(xiàn)擴招的趨勢,招生單位的增加使考生的選擇余地更大。而今年有182所院校進行MBA招生,相對于去年的127所院校而言,新增了50多所院校,平均錄取率有45%左右?!昂芏嗤瑢W由于對這些情況不了解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其實只要是接受了專科教育的人,報考MBA一般是沒有問題的?!?/p>

    今年難度比往年降低

    從今年開始,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MPAcc入學考試首次采用聯(lián)考形式,統(tǒng)稱“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入學聯(lián)考”。MBA、MPA只考綜合能力和英語兩門,報考MPAcc的考生在綜合和英語基礎上加試統(tǒng)考政治和會計專業(yè)課。對MBA考生來說,難度降低了不少。

    “在廣州一些知名高校,有30%~40%的MBA學生是專科畢業(yè)?!睂<曳Q,“專科畢業(yè)的同學滿四年就可以報考MBA,不用再進行‘專升本’,這樣為他們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沒必要辭掉工作備考

    有些報考MBA的在職人士為了想要一心備考,不惜把工作辭掉,其實大可不必這么做。但“在考試前兩個月和單位請一下假,或利用年休等時間集中精力備考都是可以的” ??荚噷<医ㄗh。

    專家指出,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從以下方面選擇MBA院校:首先是知名度,其次是入學難度,再次是學校師資,最后考慮的才是學費。由于普通高校面試力度增加,淘汰率升高,今年聯(lián)考制度改革總體原則是淡化考試,加強面試。面試內(nèi)容包括自述詢問式、小組討論、英文面試等構成,考生備考時要關注面試問題。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wǎng)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wǎng)實際控制的任何網(wǎng)頁上的內(nèi)容,本網(wǎng)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中國MBA教育網(wǎng) 問題反饋平臺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師
  • 備考生
  • 其他用戶

如何稱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饋意見

您的聯(lián)系方式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