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網上拍賣首次呈現以NFT形式拍賣的純數碼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025萬美元落槌,6934.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4.5億),創下了數字藝術作品交易的新里程碑,也開啟了如何界定數字藝術(Digital Art) 的論戰。
◆是否這些透過NFT平臺交易的數字作品都可視為藝術品?還是僅僅借用NFT來進行區塊鏈概念炒作?
◆沒有藝術評論家和藝術史家作為評斷標準的數字藝術,是否能以大多數消費者的集體決策取代專業評判,達到另一種去中心化?
◆此類交易平臺為何一開始就與加密貨幣掛鉤?多國政府為何嚴令禁止加密貨幣的交易?
在高價成交的背后,這些作品是否能持續產生后面的流動性,更攸關著以NFT為交易平臺的數字藝術的未來。
2021年10月21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文叡走進金融MBA名師公開課,以“從NFT談數字藝術的熱度與未來”為主題為大家帶來藝術品金融前沿演講。
教授介紹
黃文叡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實踐軌)
黃文叡教授曾任美國摩帝富藝術集團(Motif Art Group)執行董事和資深合伙人。并曾任教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紐約大學、耶魯大學、客座英國牛津大學,講授視學語言符號學、現代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市場與文化研究和歐美現、當代藝術家專題研究課程。曾任紐約現代美術館研究員、策展人,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NEA)預算審查委員,JP Morgan基金經理人,美國摩帝富藝術集團副總裁兼亞洲區執行長。
黃文叡教授出版多本中英文著作:《現代藝術啟示錄》《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Maze of the Walls: Critical Issues in Public Art》《Nudity, Identity and Parody: Response to Marcel Duchamp in the éntant Donnés Era》《Philip Guston: Night Studio and His Art in Woodstock》。論文發表于Art Journal、Art Forum、Art in America、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和各大美術館期刊。
黃文叡教授目前也是世界重要私人、企業、基金會、歐洲和中東皇室的藝術品收藏顧問。
活動時間
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19:00-21:00
活動地點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黃浦院區
報名方式
識別上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全日制金融MBA項目
2022年入學招生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全日制金融MBA項目(簡稱“FISF FMBA FT+”)專為有明確職業規劃和愿景,立志重返校園、自我沉淀提升后投身國際金融行業的青年才俊量身打造,助其職場轉型升級,成就金融人生。2022年入學FISF FMBA FT+項目預審面試時間安排已正式公布。
FISF FMBA FT+ aim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career transform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helping them create real value and make an impact in the world-wid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upcoming application deadline is as below:
現在就可注冊你的網申賬號
Apply for FISF FMBA FT+:
更多信息請咨詢FMBA FT+招生組
電話: 86 21 6389 5628
郵箱: ftmba_fisf@fudan.edu.cn
WeChat: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
已發送報名成功短信至您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