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 2023)于9月26日至10月2日在黃浦濱江舉辦。流光溢彩的時尚大秀、大咖云集的前沿論壇、看點頗多的摩登大展、熱鬧非凡的漢服嘉年華……昨天的大會現場,盡顯“設計+時尚”“設計+科技”“設計+文化”的“東華范兒”!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程鵬、上海市婦聯副主席李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chuàng)意城市網絡秘書長丹尼斯?巴克斯、湖南女子學院副校長石瀟純,以及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副校長李煒、趙震出席活動。李煒主持科技時尚論壇。
(程鵬致辭)
(劉承功致辭)
(程鵬和俞建勇作“首屆上海時尚引領示范企業(yè)”現場發(fā)布)
科技與時尚設計相融共生
當AIGC與時尚相遇,將會引起哪些充滿前景的巨大變革呢?時尚設計朝向怎樣的趨勢發(fā)展?數字技術怎樣賦能時尚體驗?作為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主線論壇之一,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東華大學共同主辦的WDCC2023時尚設計:科技時尚論壇,9月27日下午在主會場舉行。活動上,程鵬、俞建勇共同發(fā)布首屆上海時尚引領示范企業(yè),上海市老鳳祥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yè)入選。
本次論壇以“AIGC深度賦能時尚產業(yè)”為主題,來自企業(yè)、學界、媒體的專家學者及先鋒代表,以“主旨演講+圓桌討論”的形式,深度剖析AIGC對時尚產業(yè)所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共同探討AIGC對時尚設計、市場營銷、顧客體驗、時尚展演以及終端運營模式的影響和革新,為上??萍紩r尚產業(yè)的轉型升級建言獻策,不斷豐富上海作為世界一流“設計之都”“時尚之都”的內涵和影響力。
(科技時尚論壇現場)
“AIGC的發(fā)展推動時尚進入大模型設計時代”,AI數字生命體研發(fā)設計公司良勝數字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張大勝談到,設計師的人腦與AI的交融進化已成為趨勢,這是一種人類直覺與AI算法數據驅動決策的融合疊加,新時代設計師要與AI設計工具協同合作,并且持續(xù)學習和適應?!癆IGC是一種輔助,是一種讓時尚設計如虎添翼的手段,但我們如今更注重服裝本身和穿衣服的人?!盚olzweiler (紅杉投資挪威時尚品牌)中國總經理李勇表示,未來AI將賦能時尚設計,但AI并不會取代真正好的設計師,隨著創(chuàng)意生產力的解放,將激發(fā)更多新的可能。
(圓桌論壇)
在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圍繞時尚資源平臺如何用科技力量幫助中國品牌走向世界,Fashion Zoo時髦圈創(chuàng)始人范驍驍分享到,在時尚產業(yè)中,AIGC加持了我們通往世界或跟世界保持溝通,它除了賦能速度、效率,還能更好地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傳遞中國設計的美學價值觀。
(科技時尚論壇)
與此同時,在“設計‘她’力量”論壇上,嘉賓們聚焦“女性賦能時尚產業(yè)、時尚生態(tài)與美好生活”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女性在時尚設計產業(yè)鏈及城市發(fā)展中的角色與作用。“我們現在能夠實現纖維材料自動變色、智能調控溫濕度,甚至讓它‘說話’‘聽聲’,這為設計提供了無限可能性?!睎|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深耕纖維領域三十余載,她現場暢談“物質之美”“設計之魅”,“科技味”十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不是對衣食住行樣式的照搬,而是創(chuàng)新活化中國幾千年的精粹文化,我們要通過設計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敝袊佬g學院紡織服裝研究院院長吳海燕也來到論壇,結合她在杭州亞運會采火使者、頒獎禮服的設計經歷,分享對設計的獨到見解與深刻感悟。
(“設計‘她’力量”論壇現場)
4億女性撐起10萬億消費,品牌如何玩轉“她時尚”?AIGC以及AI技術會對服裝行業(yè)產生什么影響?如何看待時尚與運動的關系?在圓桌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行業(yè)的四位杰出女性從不同角度高峰論劍、展開對話,展現更為豐富的“她”魅力與“她”智慧,傳遞更為多元的“她”聲音與“她”情懷。這既是對當前時尚設計領域“她”力量的總結,也將開啟未來“時尚+領域”的發(fā)展方向。
(“設計‘她’力量”圓桌論壇)
連續(xù)成功服務于“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天舟一號”等發(fā)射,作為太陽能帆板關鍵材料的“半剛性電池基板玻璃纖維網格”;讓航天員在飛行或應急中的“方便”變得方便的“航天員尿收集裝置”;保障航天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過程的系列專用服裝……在“科技·時尚”主題展上,東華設計的“科技與狠活”精彩亮相。
(“科技·時尚”主題展)
材料創(chuàng)新是驅動時尚潮流更新迭代的重要動因之一。展覽上,一款運用了新型纖維氣凝膠復合保暖紡織材料的大衣讓人耳目一新。通過對纖維進行均質穩(wěn)定分散、冷凍干燥和原位粘結,制備出具有穩(wěn)定體型胞腔結構的超輕超彈纖維氣凝膠,其獨特的網狀腔壁結構賦予了材料超輕質特性,所獲纖維氣凝膠具有體積密度及形狀尺寸可控、服役回彈性良好等特點,使其在吸音降噪、防寒保暖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科技·時尚”主題展)
東華大學攜手天貓新品創(chuàng)新中心與威富集團等合作伙伴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化時尚新品”也出現在展覽現場?!拔铱梢钥焖俳Y合市場的流行趨勢、服飾的新興元素,加之我自己的設計思維,創(chuàng)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幫助我們從學院派迅速市場化,看到作品落地的那一刻,尤為開心。”來自東華大學學生周子琪說道。
(Z COACH時尚單品)
東方文化點亮黃浦濱江
傳統(tǒng)的T臺化身成舞臺之上動態(tài)的東方山水畫,鏡頭跟隨“鸞鳳神鳥”,穿梭于巨大的“扇畫琴舟”之上,演繹出奇幻并具未來感的“詩畫自然”和“海上音韻”。舞臺背后是一塊長80米、高5米巨型大屏幕,置身其中,就像打開了進入平行時空的元宇宙大門,體驗感十足!9月27日下午,“衣尚東方——2023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創(chuàng)意時裝作品發(fā)布會”在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主會場拉開大幕。
(秀演現場)
來自東華大學的14名新銳設計師帶著60余套原創(chuàng)作品將“感·域”的理念演繹得淋漓盡致。本次秀演突破傳統(tǒng)的服裝走秀表演模式,結合現場數字媒體技術,打造一幕虛實相間、未來復古,融聲、光、畫、表演為一體的創(chuàng)新型綜合設計表達。虛擬與現實交融,傳統(tǒng)與科技共生,連接設計的現在與未來,帶來無限的靈感與想象空間。
大秀現場忽然刮來一陣東方“草原風”,一組名為《游牧民族》的作品格外奪人眼球。為了凸顯游牧元素,作品特別選用提花、毛呢和真絲面料,通過絲網印刷膠水、手工植絨、蕾絲拓印、撞色刺繡等手段,并融入山丹花、格桑花、高山杜鵑等獨具草原風格的獨特花卉元素,來表達人們對于“風吹草低”的生活向往。
看到自己的系列設計作品成功在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發(fā)布,來自東華大學的大學生新銳設計師、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科技創(chuàng)新獎獲得者喬子璇既緊張又激動。四年的專業(yè)訓練和參加新銳設計比賽的歷練,讓喬子璇從時尚設計小白華麗蛻變?yōu)橐幻落J設計師,從無到有的艱辛與收獲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拔磥硐胍砸幻b設計師的身份工作下去,對我來說,出款和制作服裝是件快樂的事情,作為一名新銳設計師,希望上海世界設計之都的建設可以越來越好,我也希望可以為之貢獻自己的力量?!?/span>
金秋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嘉年華現場火爆異常,然而“衣袂飄飄”帶來了陣陣清涼……由上海市版權局設立在東華大學的上海漢服版權中心攜首屆中國高校原創(chuàng)時尚漢服設計群英會的獲獎作品亮相大會設計嘉年華,悠悠古風與世界設計盛會又將展開怎樣的夢幻聯動?
(嘉年華現場)
虛擬與現實、傳統(tǒng)與現代,百余幅紋樣設計作品、部分群英會成衣漢服作品,與數字時裝秀視頻、圖文展板等一起向觀者述說著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動人故事?!坝裢煤每蓯垩剑 鼻》昱R近中秋節(jié),東華大學王健同學的作品深受參觀者的追捧。他選取了玉兔、瑞獅等具有美好寓意的傳統(tǒng)圖案,通過卡通化的提煉、組合處理,讓其作品更加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和偏愛?!霸谶@里,給了很多像我一樣熱愛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服飾的年輕人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蓖踅〗榻B,在設計準備期,他跑遍了上海各大博物館,記錄、拍攝、查閱,這都讓他對于傳統(tǒng)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傳統(tǒng)文化不能只放在博物館里,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參與,進行創(chuàng)新”。
(文創(chuàng)設計衍生品)
作為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論壇之一,第二屆漢服創(chuàng)意與漢服版權論壇也將在30日舉辦,國內專家學者、藝術名家和商業(yè)精英將一起挖掘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中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以版權點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復興、以版權激活創(chuàng)新設計源頭、以版權營造良好產業(yè)生態(tài),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上?!笆澜缭O計之都”建設
彰顯“東華力量”
東華大學是世界設計之都大會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承辦單位。多年來,學校充分發(fā)揮高校在集聚創(chuàng)新元素、培養(yǎng)設計人才、開展前瞻研究、加強智庫建設、加快產教融合等領域的優(yōu)勢和作用,薈萃設計力量,整合優(yōu)勢資源,持續(xù)對外輸出優(yōu)質產學研設計成果。
上海打造全球“設計之都”,離不開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創(chuàng)意設計人才。東華大學現擁有“設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內首批“藝術碩士”試點高校,并率先構建了以時尚設計為鮮明特色、“本碩博”高層次時尚設計人才培養(yǎng)的完整體系。學校一直努力作培養(yǎng)設計師的搖籃,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多年來,學校培養(yǎng)了7000多名設計人才,培養(yǎng)設計學科相關碩博士近2500人。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五年有近300名學生(團隊)創(chuàng)立設計公司、設計工作室。每年從東華走出的新生代中國設計師如今正活躍在上海乃至全國的諸多行業(yè)。
研發(fā)設計“科技+時尚”的航天員服裝,樹立中國航天員新形象;推動上海合桿整治,主持編制中國首部“城市家具”國家標準;科技旗袍連續(xù)多年亮相愛丁堡國際藝術節(jié),向世界講述東方故事;世博會服裝“小白菜”展現青春風采,記錄浦東飛速發(fā)展;非遺項目融入時尚元素,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助力進博會86萬平方米“四葉草”標識系統(tǒng)升級,為進博會貢獻東華智慧;海派設計“花仙子”代表上海向國慶70周年獻禮;連續(xù)舉辦20屆環(huán)東華時尚周,持續(xù)發(fā)布海派流行趨勢的最新成果,與上海市經信委、長寧區(qū)共建環(huán)東華時尚創(chuàng)意產業(yè)集聚區(qū);憑借在時尚設計領域的突出實力與貢獻獲選“2021中國時尚盛典”時尚機構年度成就……
作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在紡織、材料和設計等領域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學校將繼續(xù)加強設計學科建設,參與上海高校高峰學科建設,推動設計理念和設計服務融入國家與地方的產業(yè)發(fā)展、空間環(huán)境、公共服務、民眾生活、城市品牌等多維度。
為上海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建設
貢獻“東華力量”和“東華智慧”!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