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美東時間),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3級同學們齊聚康奈爾大學開啟了一段難忘的赴美學習旅程。在這赴美學習的17天里,金融MBA2023級的同學們收獲知識和友誼,感受"Any person,Any study"的學習氛圍,在美麗的伊薩卡校園里創造屬于2023級共同的美好回憶。
1、啟程至伊薩卡
10月1日清晨6:30,紐約曼哈頓的天才剛亮,金融MBA2023級的同學們顧不上時差和旅途的疲勞,登上了前往伊薩卡校園的大巴。四個半小時的路程中,同學們坐在一起彼此交流、互相交談,大巴里充滿歡聲笑語,不知不覺中就抵達了美麗的伊薩卡校園。
圖為金融MBA2023級同學一齊坐大巴赴伊薩卡
2、Orientation&Welcome Dinner
Orientation是抵達康奈爾大學伊薩卡校區的第一站。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學術主任楊平向同學們介紹了康奈爾大學的歷史、文化及課程紀律。他勉勵同學們認真學習的同時也要勞逸結合,多多和其他項目的同學交流,去欣賞、感受伊薩卡美麗的秋景。
圖為楊平
10月1日傍晚,在伊薩卡美麗的托格漢諾克(Taughannock)瀑布旁舉行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3級歡迎晚宴(Welcome Dinner)。康奈爾大學SC約翰遜商學院院長安德魯·卡羅利(Andrew Karolyi)、康奈爾大學SC約翰遜商學院中國事務院長陳雅如、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院長維夏爾·高爾(Vishal Gaur)和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學術主任楊平出席了晚宴,并熱烈歡迎所有金融MBA2023級同學的到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2級的部分學長學姐們也參加了本次晚宴。
圖為安德魯·卡羅利(左上)、維夏爾·高爾(右上)、陳雅如(左下)、楊平(右下)
隨后,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2級學生代表張誼陽、2023級學生代表楊和依次發言,表達了對赴美學習生活的期待。
圖為張誼陽(左)、楊和(右)發言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3級學生代表楊開創、陳室霖、閆冰冰代表2023級全體學生向陳雅如、安德魯·卡羅利(Andrew Karolyi)和維夏爾·高爾(Vishal Guar)獻上來自中國的小禮物。
從左至右:楊開創、安德魯·卡羅利、陳雅如、陳室霖、維夏爾·高爾、閆冰冰
3、校園游覽
10月2日,康奈爾大學東亞圖書館老師鄭力人和康奈爾大學的學長學姐帶領金融MBA2023級同學們游覽康奈爾大學校園,從Sage Chapel、Willard Straight Hall、Big Slope、Uris 圖書館、Mcgrow鐘樓觀覽到著名的胡適樓及冰心曾經學習的地方。鄭力人向同學們分享了康奈爾大學的悠久歷史以及校園里發生的趣事。
圖為鄭力人介紹校園
圖為金融MBA2023級同學游覽校園
4、收獲滿滿的學習生活
本次赴美學習是金融MBA2023級同學入學以來第一次赴美模塊,對他們來說高強度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學們埋頭扎入案例預習、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記錄筆記、下課后馬不停蹄地小組討論、認真完成作業到深夜……這是對所有同學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課堂上,同學們踴躍發言,把自己實踐中的案例拿來分享。課堂外,同學們共享學術知識、文化見解和心得體會。這是一個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的學術交流盛會。
如此高強度的學習氛圍并未阻擋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在清晨和深夜的圖書館、Sage Hall Atrium及討論室里,都能找到他們刻苦學習的身影。
圖為金融MBA2023級同學在康奈爾大學學習
5、豐富的課余生活
秉承著“Work Hard, Play Hard"的理念,金融MBA2023級同學們在繁忙的學業之余,也積極組織并參與各種課外活動:攀巖、游船、Sage Social、去天文臺觀星、去植物園看珍稀物種、欣賞校園秋日的美景......在這些活動中,他們結識到了新的朋友,收獲了全新的體驗,同時釋放了繁重學業帶來的壓力。
圖為金融MBA2023級同學參加課外活動
金秋時節是伊薩卡最美的季節之一。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用手機記錄、拍攝瞬間的美景。校園里的樹葉逐漸由綠色變為紅黃色,整個校園仿佛被紅黃色的樹葉海洋所環繞。清晨和傍晚,陽光灑在樹葉上呈現出美麗的金黃色。伊薩卡涼爽清新的空氣、云蔚霞起的天空、美麗的校園秋色都成為同學們最難忘的記憶。
圖為康奈爾大學秋日美景
學生感言
王子豪
本次赴美,感觸最深的還是“學習之美”。康奈爾大學管理經濟學教授邁克爾.瓦爾德曼(Michael Waldman),從1991年開始執教,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他在連續十多天時間里,分別每天上午四小時,下午三小時給兩個班級授課,從未間斷。一周里親自主持兩場晚間的review session,考試前又從七點陪大家到十一點,逐一解答同學們的問題。這可能就是學習最美好的地方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是投入、熱愛和純粹。
同時,也非常感動于有一群同學,雖在各自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仍然求知若渴、虛心若愚,嘴上說著“不卷了,不卷了”,但似乎本能地要把每一件事做好,這看似基礎的素養,細想卻又如此珍貴。
非常開心能夠有這樣一段非凡的體驗,也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每一位同學的投入和熱愛都不會被辜負。
吳大偉
作為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3級的一員,我于10月最美的季節踏足伊薩卡,開始了在康奈爾大學的第一學年學習之旅。這段經歷既充滿了挑戰,也充斥著無限的樂趣和收獲。
康奈爾大學的課程非常緊張。這促使我們突破自我,但這正是我們來到這里的目的。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我們的求知欲,讓我們不斷超越自我,探索商業世界的深度。
與此同時,我深刻感受到了美國本土文化的沖擊。在與教授共進晚餐的過程中,我有幸了解到很多關于美國本土文化和不同價值觀的信息。這種互動豐富了我的認知,使我更具國際化的視野。
與同學們的共同成長和友誼也是這段旅程中的一大亮點。每天與他們相處,一起完成小組作業,我們不僅在學術上相互支持,還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份情誼將伴隨我們一生。
在康奈爾大學的每一天都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成長。我深信,這段經歷將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和個人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次的赴美學習之旅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令我更加期待未來的日子,繼續探索這個魅力無窮的地方。
王宇晨
時隔四年多重回美國,工作之后再回校園,赴美學習的體驗對我來說既親切又新鮮。親切在于過去的回憶再次被激活,新鮮則在于工作之后重返校園的新思和與新的朋友共同創造的歡樂。因此,每日穿梭在康奈爾大學校園、在課堂上的每堂課、每一次小組討論,都格外令人珍惜。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Critical Thinking & Strategy”這門課,啟發我們用系統思維框架去審視生活工作中的事物,找到核心矛盾并提出最佳解決方案或進行合理判斷分析。這樣的思維模式對在美國經歷整個高等教育階段的我而言,雖然已成為思維習慣,但在工作之后再次學習仍然常讀常新,提醒我跳出慣性、重新用新的角度思考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情況。短短十幾天的行程已過半,期待未來與老師和同學們充分交流,共同進步,創造屬于我們的別樣記憶。
閆冰冰
金秋十月,非常幸運能在伊薩卡最美的季節與康奈爾大學相遇。經歷了紐約連續幾天的大雨,康奈爾大學在我們抵達的時刻驟然放晴,雨后碧空如洗,預示著一次充滿收獲和驚喜的旅程就此展開。康奈爾大學作為最美藤校之一,擁有百年藤校歷史底蘊的古典建筑與現代建筑星羅棋布,自然風光盡收眼底。康奈爾大學的課程安排非常充實,但在一天緊張密集的課程后,能夠坐在圖書館的全景落地窗前學習,感到疲倦時抬頭就能一覽康奈爾的湖光山色,真的是無與倫比的人生體驗。
課程方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微觀經濟學》邁克爾.瓦爾德曼(Michael Waldman)教授的課程。在電子設備大行其道,廣泛應用于教學課堂的今天,瓦爾德曼教授依然堅持黑板手寫,親自在黑板上畫下微觀經濟學那一條條美妙的曲線,用質樸而深入淺出的方式一步步傳授經濟學世界的根本原理,讓我受益匪淺,收獲良多。此外,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也深深感染了我——課間不間斷的小組討論、課后專題seminar、TA復習問答環節等等。很久沒有這種沉浸式學習的體驗,相信這次赴美經歷會像康奈爾大學天空的顏色一樣,為我的人生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梅佳琰
這次康奈爾大學之行是一次奇妙之旅。我們在小組討論和作業里,收獲了更加堅固的友情。重返豐富有趣的課堂,傾聽康奈爾教授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寶貴分享。我們一起看過每個時間點的伊薩卡,一起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在最美秋日里收獲這份獨特又難忘的人生體驗。
徐程龍
在康奈爾大學的學習過程讓我更深入地領略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的“硬核”特質。在這里,課程緊張而充實,每一天都是知識的深度剖析和對自身固有觀念的挑戰。每位同學都極為勤奮,追求卓越,相互激發著的思想的火花。老師們不僅專業、敬業,而且充滿激情,他們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知識令我受益匪淺。在這個充滿學術氛圍的環境中,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知識,還培養了更深厚的團隊合作精神,收獲了珍貴的友誼,這段學習經歷將成為我一生寶貴的財富。
藍懷昭
莘莘學子東方來,
聞雞起舞無惰怠。
紅葉滿園綺色佳,
山水明凈好讀書。
最喜歡下課后靜坐在Uris圖書館的大窗戶前,看著康校的秋色和夕陽,雖然身體疲倦,但內心卻異常開心,我們的課程的確讓我回味無窮,想想我的伊薩卡學習之旅竟是如此美輪美奐。
安靜地想想微觀經濟學,教授邁克爾.瓦爾德曼(Michael Waldman)偶爾感覺有點像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講授風格獨特細膩,初聽些許晦澀,但之后驚奇發現諸多微觀經濟學經典場景,銀發蒼蒼的教授有自己獨有的研究和思考;"Marketing"課程教授哈利德·博哈密(Khaled Boughanmi)是另外一個風格,總是面帶微笑,神采奕奕,核心要點和案例講解步步引入,妙趣橫生,啟發同學們深入的思考和參與。我總會聚精會神地跟隨老師的思路,因為偶爾老師會用自己略帶法語口音喊我Pato,冷不丁提個問題。"Critical thinking"課程教授艾倫. 菲利普沃茲(Allan Filipowicz)總是西裝筆挺,在不斷的體驗中傳遞思想,對于形成思維方式非常實用。
SC Johnson紅色磚石結構的Sage Hall,竟有"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感覺,每位教授的辦公室門口的名牌上都寫著他們教授的課程。我在White Hall門前細細端詳兩位創始人的雕塑,踩著兩個雕塑間的腳印,想著晚上他們雕塑位置互換的神奇校園傳說。在Sage Chapel駐足,創始人埃茲拉·康奈爾(Ezra Cornell)和安德魯·迪克森·懷特(Andrew Dickson White)長眠于此。我聽著唱詩班同學們美妙的歌聲,心里默默和他們隔空對話,感激他們創建這座美麗的大學。"Any person,Any study"的辦學宗旨,竟和我們中國《論語》中的“有教無類”如此地相像。
選擇讀我們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就是我人生中一次涅槃重生的機會,我也會將為我們的項目做出獨有的貢獻,我對自己說:慎靜思考,健康精進,成就更好的自己!
許景鋒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2023級很多同學有過赴美和國外生活的經歷,但同學們一起上學的感覺還是讓我們感到無比興奮和期待。許多同學在繁忙熱鬧的紐約短暫停留,便一起乘坐大巴趕往位于伊薩卡的康奈爾大學校園。盡管早有準備,但站在校園里,還是被它厚重的歷史感、濃濃的人文氣息、開放活潑的氛圍以及旖旎多姿的校園風景所震撼。
在等待上課的間隙,同學們或是坐在山坡的草地上望著對面的湖光山色、享受秋日的暖陽,或是奔走在各個Cornell Store采購生活用品和紀念品,或是在四處探索美食和運動場所,又或是在各大教學樓里忙著寫作業、閱讀材料。
康奈爾大學校園里的歷史建筑、趣聞軼事、學者大牛不勝枚舉。而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里一切為了學習而創造的氛圍和設施。教學樓、圖書館美觀又實用,很多空間,甚至是餐廳和一樓大堂都巧妙利用并打造了隨處可以使用的學習空位。用于學習的桌椅、臺燈、插座更是隨處可見。不少地方還提供了獨處的閱讀室或休息室。不只是硬件環境,教授們也都很給力,70多歲的邁克爾.瓦爾德曼(Michael Waldman)教授講了一天課,晚上還可以輔導大家學習到11點。其他教授們也幽默風趣,知識淵博。如此高質量的學習環境,讓我在贊嘆之余,更慶幸自己能夠有機會親身體會。我想同學們也都是如此吧,學霸云集的班集體,并沒有放松自己,而是充分利用良好的設施和機會不舍晝夜地學習。
身處校園,我感到康奈爾大學是卓越的。這種卓越不只是一種高度,更是一種狀態,它每時每刻都在鼓勵思考和交流,提供一切條件和資源,成就學子們的卓越。期待后半程的學習順利充實,滿載而歸。
張 麗
本次赴美行程是忙碌而又充實的,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跟體力賽跑,跟腦力賽跑。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的開放與包容,更是可以領略這所百年學府在穿越歷史長河中沉淀下來的智慧與厚重。
短短18天的行程,給我留下無數難忘的回憶,忘不了秋季康奈爾校園的詩情畫意與美輪美奐,忘不了課堂上教授勉勵我們"To explore rather than execute"的諄諄教誨,忘不了小組成員相互加油打氣、一起學習討論的熱烈氛圍,忘不了在攀巖館的墻壁上揮灑汗水與挑戰成功的喜悅,忘不了晚宴上大家一起在異鄉慶祝相聚的同學情誼。時隔7年重回校園,讓我無比珍惜這段跟同學們在一起的時光,康奈爾大學這段學習之旅也將成為我人生中非常寶貴的回憶之一,激勵我在人生路上繼續勇往直前、不負時光,成為更好的自己。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