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精品/日韩精品网/久久久精品日韩/成年人综合网

港中大(深圳)金融EMBA項目主任連線【第七期】| 向松祚:激發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來源: 港中大深圳金融EMBA    作者:原作者    責任編輯:劉佳睿    12/14/2023

5890

9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EMBA項目邀請到著名經濟學家、中國農業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教授,與大家分享激發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主題內容。



本次活動由金融EMBA 22級王永婷同學主持,對活動舉辦的背景和目的向在線的同學和觀眾朋友們簡單做了介紹,同時對線上同學和嘉賓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


主持人開場后,首先由王健教授對中國經濟形勢做了簡單的闡述。中國經濟面臨新舊增長模式的轉換,之前的投資拉動型經濟模式已經不滿足中國經濟發展要求,未來要改變重生產輕消費的模式,走入雙循環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由于國家財政政策的刺激和疫情的影響等原因,民營企業作為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體受到了打擊;同時外部因素(如中美競爭的壓力,貿易戰、去全球化、去中心化)也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一定影響。


在隨后的正式分享中,向教授從全球視角聚焦到中國經濟形勢,并細致地分析了中國經濟急需轉型升級的原因以及轉型升級的基本邏輯和主要動力。



向教授大致從四個方向介紹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首先是中國經濟最大的支柱產業——房地產產業,今年以來其發展呈持續性大幅度減速。其次,今年1-7月份的貿易出口持續下降,8月份繼續下降8.8%。第三,目前整個資本市場不景氣,大部分企業盈利的能力疲弱,除房地產外,擁有高收益的中國制造業企業數量屈指可數。最后,人民幣匯率持續下降,貶值幅度已達9%。


全球格局醞釀巨變 轉型升級時不我待

過去中國的經濟增長得益于穩定的全球經濟,以及我國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然而當今全球格局劇烈變化,多重問題接踵而至,例如全球化趨勢放緩、中美關系趨冷、全球經濟放緩、全球經濟金融和貿易規則醞釀巨變、人工智能革命時代開啟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外部遏制打壓和"脫鉤斷鏈”—必須加速轉型升級以應對挑戰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中美貿易突飛猛進,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美關系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美國的警覺,不斷調整對華策略,對中國科技方面實施“穩、準、狠”的遏制和制裁,例如對14大類新興技術的出口管控以及CHIP4計劃。


向教授向大家提出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1.中國如何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學強國、技術強國、制造強國、金融貨幣強國、世界軍事強國、價值觀和思想強國?

2.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被美國及其盟國“卡脖子”的困境? 如何實現與美國及其盟國在綜合實力上的真正平衡或所謂“恐怖平衡”?


經濟內在增長邏輯巨變要求我們必須轉型

經濟增長底層邏輯巨變,債務通縮和流動性陷進,債務爆雷和金融風險凸顯,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和社會保障壓力,外部遏制日益嚴峻,都要求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向教授提出五個依靠和四個為主。


■五個依靠:

市場:主要依靠國內市場

產業:主要依靠轉型升級

主體:主要依靠民營企業

技術:主要依靠自主創新

投資:主要依靠制造投資


■四個為主:

內循環為主:大勢所趨,迫不得已

制造業為主:大勢所趨,別無選擇

高質量為主:大勢所趨,別無選擇

智能化為主:大勢所趨,別無選擇


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改革開放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的歷史經驗:保護私有產權、鼓勵市場競爭、弘揚企業家精神、努力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開放合作。

未來中國面臨的最基本問題依然是如何保障私有產權、如何改革重塑教育體系,以激發每個人潛在的無限創造性和創新活力。


■ 創新的基本邏輯

創新的產品、產業和經濟必然來自創新的科技

創新的科技必然來自創新的科學發明

創新的科技發明必然來創新的教育體系

創新的教育體系必然來自保障“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社會政治制度

富有無限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是創新的不竭源泉


■ 創新生態體系

創新生態體系不是一個可以設計和操控的機械經濟體系

創新生態體系不是經濟學家熱衷討論和夢寐以求的均衡經濟體系

創新生態體系不是一個可以事先計劃和規劃的計劃經濟體系


它是一個持續動態演化的生命體系

菲爾普斯: “現代創新經濟體系的核心是一個巨大的想象世界——一個用來構思、創造、銷售以及采用新事物的空間。” 這個想象世界的驅動力就是對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渴望及其創造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激情。


在著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著作《經濟分析史》中這樣描述企業家:企業家是刺激和發動其它一切事情的中樞;企業家是創新和創造性毀滅的發動者和實施者;企業家是人類社會新工作、高收入和持續經濟增長的源泉。一言以蔽之,企業家就是財富的創造者。


最后,向教授給作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企業家們帶來了幾點建議和忠告:

1.審時度勢,選好戰略賽道—戰略決定一切;

2.堅持長期主義—時間是最好的答案;

3.堅持“善經濟”,拒絕“惡經濟”;

4.不斷加強核心競爭力——技術和品牌;

5.構建創新性組織和文化——避免“熵增”;

6.實現員工共享;

7.永遠做樂觀主義者,拒絕悲觀和無所作為;

8.珍愛生命,享受生活;


小科普【修昔底德陷阱】

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此說法源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就伯羅奔尼撒戰爭得出的結論,雅典的崛起給斯巴達帶來恐懼,使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格雷厄姆·艾利森用該概念來說明,一個新興大國必然會挑戰守成大國的地位,而守成大國也必然會采取措施進行遏制和打壓,兩者的沖突甚至戰爭在所難免。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中國MBA教育網 問題反饋平臺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師
  • 備考生
  • 其他用戶

如何稱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饋意見

您的聯系方式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