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海外課堂Global Campus”(簡稱:G-CAMP)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自2013 年率先啟動的MBA國際合作項目,截至目前已啟動質量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工業4.0、奢侈品與高端品牌管理、社會、文化、環境管理等主題的9個海外課堂項目,合作伙伴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韓國KAIST商學院、法國GRENOBLE管理學院、德國WHU - Otto Beisheim管理學院、德國柏林ESMT歐洲技術管理學院、南非開普敦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國際知名商學院。項目本著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原則,根據MBA同學的知識結構和需求定制境外學習和企業考察活動,派出學生逾416人次。這種學習、體驗和企業參訪的移動課堂模式,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具有全球戰略意識的企業家和適應全球化競爭的職業經理人”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9月28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首次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商學院合作的以“Swedish Innovation Model”為主題的海外課堂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學院MBA中心組織,副院長劉靜艷教授、MBA中心徐倩老師帶隊,MBA學生一行二十九人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海外課堂活動,包括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商學院授課和企業參訪。
(合影風采)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建立于1878 年(戊寅年),是瑞典規模最大的大學,也是瑞典高等教育科研的中心機構。大學下屬有四個大的科系:法學、人文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擁有超過70,000 名學生和5,000 名教職員工,包括數位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科學家,是瑞典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校園風光)
本次MBA海外課堂瑞典項目課程采用經典的瑞典教學模式,邀請了諸多重量級教授分享瑞典式創新。十一位老師分別來自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諾貝爾獎創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曾在此任教,同時,它也是擁有諾貝爾獎得主和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校友最多的瑞典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會、卡羅林斯卡學院(該學院因諾貝爾委員會而聞名于世,每年負責評審和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等權威學校或機構。分享的領域涵蓋經濟、管理和科學,主題包括《瑞典產業的科技經濟發展》、《兼并與收購之瑞典經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歷史與發展》、《氣候經濟學》、《突破性醫學前沿》、《瑞典企業社會責任》等。
(諾貝爾經濟學委員會評委John Hassler)
企業參訪是海外課堂的重頭戲,此行前后參訪了Ericsson、Huawei、Volvo、Tobii[2] 。給大家帶來了全新的認識及體驗 。
(Ericsson)
(Ericsson的工作人員為大家講解5G科技應用)
(Ericsson合影)
(Huawei合影)
(結業儀式合影)
結業儀式上,斯德哥爾摩大學房曉輝教授及部分授課教師也悉數到場,包括瑞典帆船聯盟主席Anders Selling、諾貝爾經濟學評委John Hassler以及烏普薩拉教授Ivo Zander,為同學們頒發結業證書頒獎。與各位教授輕松愉快的交流,天南地北,暢所欲言。同學們興奮、幽默地說道:“這可能是這輩子最接近諾貝爾的時刻了。”
(斯德哥爾摩城市風采)
瑞典海外課堂之旅雖然結束了,但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想卻深深地刻在了每位參與項目的同學心中,旅程的結束恰恰是大家思考創新模式的開始。五天的行程,內容很飽滿、、視覺很多元、文化很充分互動很積極。這趟旅程,帶給大家太多認知上的沖擊,大家將把這些在瑞典的見識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帶著問題,回到中國,思考我們的創新之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