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精品/日韩精品网/久久久精品日韩/成年人综合网

分享經濟的“秘密”——上海財經大學MBA營銷專業高階課程圓滿結束

來源:中國MBA教育網    作者:王璐    責任編輯:劉柳    06/28/2018

3325


       【中國MBA教育網訊】“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櫥”等等花樣繁多的分享經濟項目,在大眾身邊扎根發芽,引發各方關注。6月24日上午,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田林老師以“分享經濟的研究與實踐”為主題,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分析分享經濟的“秘密”。


1530167162187647.jpg

多方存在的共享經濟


       田林老師首先從國內外分享經濟的一些實例出發對于共享經濟概念進行解讀。從住房來看,紐約曼哈頓Airbnb近十年來從星星之火已經呈現出可以燎原之勢;在工具方面,外國電鉆機、割草機和中國抽水機已經進行共享化使用;從交通層面而言,滴滴出行、Uber 為大眾創造了出行的更多選擇和便捷,TURO汽車租賃使用可每周為車主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


區別于傳統經濟的商業模式


       “誰提供產品服務”和“誰來定價”是分享經濟商業模式區別于傳統經濟最大的兩個方向。田林老師強調,任何一個模式的出現只有戳中社會的痛點,才能快速發展。他認為,共享經濟解決了兩個痛點:第一,產品稀缺性;第二,產品共享收益。其特點不一樣,導致采取的商業模式也會不同。產品稀缺性意味著有需求的缺口,從而由供給去滿足它,而產品共享收益則會產生供給。


       舉例來說,ofo、摩拜就具有產品稀缺性,當然這不是指社會上自行車的數量不夠,而是指消費者在需要自行車的時候可能找不到。而ofo和摩拜從聚焦產品稀缺性角度提供產品,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可以使用。而從產品共享收益的角度,如果號召人們把自己的自行車借給別人,每次收入一塊錢,很多人一定不愿意借,所以,摩拜選擇自己提供產品,采用“B2C模式”。但是網約車 (如滴滴、Uber) 不同,可能單筆收入就有幾十塊錢的收益,所以可以采用“P2P”的共享模式,一邊有人提供需求,一邊有人愿意為商業模式提供供給。


1530167182375066.jpg

如何點燃與發展共享經濟


       隨后,田林老師拋出“什么點燃了分享經濟?和 “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分享?”的問題,引導在座的同學對共享經濟的特征以及所產生的社會福利效應進行思考。技術進步,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所導致的交易成本的快速下降是共享經濟存在的必要條件;共享經濟讓生活方式的定位變為使用但不擁有,不擁有則不必負責。同時,田林老師還指出,誠信和評價系統以及相應的制度安排也是共享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分享?”的問題,田林老師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共享經濟能夠極大地提高消費者剩余,但并非所有的物品都能共享,只有高成本的耐用品才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商品,低成本物品無法成為共享經濟商品。只有交易成本足夠低,共享經濟才能成為可能。


        田林老師指出,原先大家對分享經濟的認識,主要集中在把單車之類的資源盤活了,而忽略了它在無形中,加大了零錢的效用。互聯網移動支付的發展便利了消費者,為他們零錢的支出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出口’。零錢,可以積少成多,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1元、5角等零錢的支出,看似微不足道;但從企業的角度,若能獲得千萬用戶支出1元的零錢,那將是一筆可觀的“現金流”。


       根據研究結論,田林老師還表示了對摩拜單車、ofo等后續發展的擔憂。他認為,自行車由于低廉的成本難以成為共享物品,政府和市場真正應該鼓勵的是汽車、住房等高成本物品成為共享物品,最大程度上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匹配。


1530167199964300.jpg


       在講課過程中,在座同學積極踴躍互動,就自己感興趣和疑惑的問題與田林老師及時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田林老師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提問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在熱烈的掌聲中,上海財經大學MBA營銷專業高階課程圓滿落幕。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中國MBA教育網 問題反饋平臺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師
  • 備考生
  • 其他用戶

如何稱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饋意見

您的聯系方式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