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20載,共濟向未來。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中心成功舉辦“中國EMBA20周年暨同濟‘技術+管理(經理)人’新年論壇”。本次論壇線上舉行,重磅邀請了制造業、金融、地產、新能源汽車、數字智能等諸多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公共部門相關權威人士共聚,分析發展趨勢、探討未來機遇。
論壇為期兩天,分為一場主論壇和三場分論壇。主論壇題為“開局之年話未來”,分論壇分別題為“新地產 新基建 新城市”、“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經理人”、“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與會者們分享了各自領域的真知灼見并進行了圓桌對話。本次系列論壇通過同濟大學視頻號、抖音、快手,同濟大學MBA視頻號及騰訊視頻等平臺同步直播,論壇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別吸引超過10萬人次、3萬人次在線觀看,新年之際獲得各界廣泛參與,取得熱烈反響。
開局之年話未來
2022年12月31日上午,主論壇正式拉開帷幕。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雷星暉為論壇致歡迎辭,他首先對參加論壇的嘉賓表示了歡迎和感謝。雷星暉表示,2022年既是中國和同濟EMBA20周年,也是同濟大學115周年,一路走來,同濟人和同濟EMBA始終風雨砥礪,同舟共濟,為EMBA建設和學校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新的開局,同濟大學和同濟EMBA將立足新的歷史節點,以新年論壇為起點,將緊跟黨和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布局,把握時代機遇,培養更多掌握先進技術的復合型管理人才。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兼MBA/EMBA中心主任徐勤主持論壇。
主論壇特邀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林斌,騰訊公司集團副總裁、騰訊教育總裁、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殷宇,京東工業副總裁、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沈學軍圍繞“正在經歷的數字化變革”發表主旨演講。
林斌演講主題為《每日都在發生的轉型與變革》。他指出,面對不確定性,企業要以持續推進轉型變革,把握好數字化轉型的機遇,積極應對其挑戰,迎接更好的未來。
殷宇以騰訊數字化賦能產業的實踐為例,認為新的歷史交匯點要堅定擁抱數字化,賦能產業,打造硬實力。
沈學軍從供應鏈角度剖析了當下中小企業尋求轉型的痛點和解決之道。
主論壇中,復旦大學泛海金融學院院長錢軍,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圍繞“新發展格局、新年新希望”發表主旨演講。
錢軍以《2022中國金融收官:降服灰犀牛,規避黑天鵝,虎兔生威》為題對新的一年實體經濟復蘇和防范金融風險做出展望。
伍戈從房地產市場切入,分析了我國實體經濟在短期內的發展趨勢。
邵宇結合自己的研究,對疫情后中長期的世界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主論壇舉行“新時代給與我們的機遇”圓桌對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創新與戰略系(籌)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臣主持,與會的各位嘉賓通過深入交流,給出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對話認為,中小企業對內要做好數字化轉型規劃,對外要整合資源,以把握新機遇。通過儲備、實踐和積累,提振信心,團結起來躋身數字化轉型,取得進步和發展。
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經理人
在“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經理人”分論壇中,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二級巡視員陳宏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韓軍,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總裁謝吉華,微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麗紅,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營銷中心總監郭璐重磅開講,分享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實踐和經驗。
陳宏凱介紹了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他指出,科技成果轉化是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短板,我國從2015年開始逐步完善其體系;對于技術經理人和技術經紀人,上海也已作為緊缺人才培養。希望更多有志者能關注技術轉移,投身科技成果轉化。
韓軍以《國際科技創新與國際技術轉移》為題,分享了以色列的魅力創新和國際技術轉移相關規則。他指出,以色列作為一個中東小國,2019年以前GDP總量居全球第37位,快速的發展離不開其基于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對于國際技術轉移,我們要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遵守知識產權等相關規則。韓軍還表示,同濟EMBA在技術經理人培養上開辟了新道路,積累了寶貴經驗,希望同濟EMBA在相關人才培養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謝吉華更多關注技術轉移的人才培養。他表示,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始于大學,大學中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又始于同濟,同濟EMBA開創了先河。在經濟日益快速發展的今天,技術轉移日益重要,未來技術轉移人才的培養要面向跨學科、跨領域,建立起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懂資本等多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張麗紅分享的主題為《大企業開放創新——解決成果轉化率和初創企業成活率雙低難題》。以微創投資為例,張麗紅提出開放創新要不斷蝶變創新體系,改革創新模式,打造能夠實際幫助項目落地的孵化器。
郭璐從實際工作切入,分享了數字化轉型賦能技術經理人的途徑和方法。她提出,“全能型”技術經理人條件苛刻,吸引相關人才進入技術轉移領域需要轉變現有模式,即可以整合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技術經理人,形成集合,這是相關平臺通過數字化賦能技術經理人的重要方向。
分論壇還進行了主題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技術轉移業態增長點”的圓桌對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執行總裁鄒叔君主持對話。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兼MBA/EMBA中心主任徐勤,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東部中心)副主任楊文碩,中國寶武寶地創新中心總裁胡翊,以色列Trendlines上海醫療創新中心創始合伙人兼CEO 樓濤,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MBA學生代表夏多銀,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學生代表楊威在論壇中圍繞對話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新地產 新基建 新城市
2022年12月31日下午,“新地產 新基建 新城市”分論壇同步舉行,該分論壇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鐘寧樺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朱合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志強,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首席研究員何萬篷,上海保利原董事長夏文偉分別發表主旨演講,結合各自研究實踐,給論壇帶來一場饕餮盛宴。
朱合華指出,土木工程發展是新地產、新基建、新城市的重要內容,從磚瓦出現、鋼材使用、混凝土興起,土木工程將迎來第四次飛躍,即土木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和數字化技術的全面交叉融合創新,這將為建設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智能城市提供巨大想象空間。
吳志強以《城市技術未來15年綜述》為題,對城市技術預測、城市技術預測的思路與方向、未來9大技術領域做了展望。他指出,基于人工智能4.0的城市智能化設計會是將來的任務,但與此同時,應該以科技為基、輔之以人文關懷做好未來城市的發展規劃。
何萬篷演講題目為《新的城 · 新的市 · 新的“城Vs市”關系——基于城市軟硬實力融合并進的視野》。他表示,我國城市發展到今天,以實業、基建為載體的硬實力已舉世矚目,但軟要素、軟實力、軟環境建設存在短板,我們需要在新的時期努力提升軟實力,將城市軟硬實力融合并進,提升城市經濟密度、城市能級、核心競爭力,最后實現高質量發展。
夏文偉結合保利置業在嘉定新城建設中的實踐經驗,從地產建設角度分享了城市建設應遵循的理念和方法。位于上海嘉定郊區的保利大劇院,是上海五大新城建設中較為超前的文化設施,同時通過市場化運營一座劇院,將文化建設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為上海五大新城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分論壇進行了主題為“新城建設帶來的機遇與展望”的圓桌對話。對話認為2023年隨著相關政策調整會有較多的利好,但對于企業而言也要敬畏市場,尊重市場,齊心協力走向更好的明天。
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
2023年1月1日,“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順利舉辦,為本次中國EMBA20周年暨同濟“技術+管理(經理)人”新年論壇畫上完美句號。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黨委副書記謝恩出席并為論壇致辭,他表示,同濟大學一直秉承科教濟世、與祖國同行的精神,在探索技術創造更好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培養了一大批批杰出人才。在時下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同濟EMBA邀請各行業專家和學者一起探討未來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以創造人類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原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與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朱西產圍繞“新能源汽車”議題展開演講。
余卓平介紹了當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他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告別補貼政策,其發展步入新時期。未來一段時間內,汽車電動化將以市場為主要驅動,其大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共享出行會驅使汽車向共享交通發展,而智能化汽車的發展也將會是巨大機遇。
朱西產以《智能型新能源汽車數字生態下的新贏利點》為題,著重介紹了智能汽車的數字化轉型。他表示,通過數字化賦能智能汽車的發展,將是未來汽車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有著諸多待改進提升的技術難點和盈利空間。
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分論壇還邀請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楓,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分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大數據與網絡安全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小峰出席,圍繞“數字技術與智能技術”議題展開演講。
俞楓從券商數字化轉型角度展開了科技賦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數字時代,平臺化、數據驅動、生態化的特征與券商行業形成競爭,要求券商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近幾年,券商行業提出科技賦能,重塑行業生態并付諸實踐,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完善。
馬小峰以《產業Web3.0關鍵要素、發展機遇和挑戰》為題展開分享。Web3.0作為被熱議的新興事物,將通過互聯網體系的整體演進,運用新協議,讓用戶更好掌控自己的數字資產,弱化對現有中心化網絡平臺的依賴,實現數字資產的可控可信的傳遞。
“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分論壇舉行了兩場圓桌對話,主題分別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給我們的機遇”、“新技術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投資”。余卓平教授、朱西產教授、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趙鵬、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雷浩、馬小峰主任與鐘寧樺副院長參與了對話,圍繞主題進行了精彩討論,并為參加論壇的同濟學子和各界賢達送上了新年祝福。
隨著新年的到來,“新能源汽車與數字智能技術”分論壇的順利閉幕,中國EMBA20周年暨同濟“技術+管理(經理)人”新年論壇完美收官。新年新開局,新年新希望,把握新發展機遇,同濟EMBA努力搭建高端平臺,促進技術與管理的融合創新。這是同濟EMBA致敬中國EMBA20周年,舉辦本次新年論壇的重要意義。同濟EMBA將與祖國同行,與發展同行,踔厲奮發,以昂揚姿態迎接下一個二十年。
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本次論壇提供元氣森林電解質水,疫情期間,平衡人體電解質,助力健康。
2002-2022
同濟大學EMBA
二十載“櫛風沐雨,風云激蕩”
二十載“初心如磐,奮楫篤行”
二十載“勇立潮頭,踏浪而行”
同濟EMBA
同濟大學是全國首批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培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高校之一。2022年是同濟EMBA項目成立二十周年,作為中國管理教育的先行者,同濟EMBA始終堅持走“特色化、國際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努力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 “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及創新精神、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技能”的業界領袖,開拓中國管理教育新高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