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精品/日韩精品网/久久久精品日韩/成年人综合网

一大原則、九大行動,詳解浙大管院“學科交叉BEST戰略”

來源: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作者:原作者    責任編輯:楊繼堯    03/21/2024

5114







“學科交叉BEST戰略”

當前,我國正面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帶來的重大挑戰與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放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

眾所周知,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原動力,新質生產力是一種以創新為特征的先進生產力。那么這種生產力從何而來?如何才能涌現更多“新質生產力”創造者?商學院在其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身處我國改革開放及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沿重鎮,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自創立以來始終注重觀照現實、發展與時代需求相適應的商學教育,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賦能創新,肩負起時代責任和使命。面對新時期國家面臨的“新挑戰”,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基于長期以來不斷跨越學科、學院和大學邊界的創新探索,再次擔起新使命。

依托浙大多學科優勢,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的基本原則,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于3月3日在2024新年論壇暨學科交叉BEST戰略發布會上正式推出旨在引領商業、工程、科學、技術,多學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的“學科交叉BEST戰略”。


這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在國家指出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為應國家戰略之需而提出的“浙大方案”,其目標便是培養具有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新質生產力創造者,服務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


那么學科交叉BEST戰略是什么?

具體將如何落實?

今天我們一起從其內涵、初心

以及包含的九大行動切入,

全面認識該戰略。

學科交叉BEST戰略

引領“商業、工程、科學和技術”

學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所提出的學科交叉 BEST戰略,是一套旨在引領商業、工程、科學和技術學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的綜合改革方案。其中,BEST代表Business(商業)、Engineering(工程)、Science(科學)和Technology(技術)的首字母。


1

BEST戰略致力于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提供跨學科教育和培養方案,涵蓋商業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知識。通過這一計劃,學生將能夠突破學科界限,掌握多個產業和行業的技術創新進展、趨勢,進而培養學生具備在國家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創新、創業的全球勝任力。

2

BEST戰略致力于促進跨學科領域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著眼于解決全球發展的關鍵問題,開展學科交叉基礎研究和理論創新;圍繞“四個面向”,共同承擔國家戰略性科研項目,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浙江大學責任與擔當。

3

BEST 戰略致力于探索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和成功的商業化鏈條的貫通模式,會聚多學科人才隊伍,融通整合技術與管理、研究與轉化、創新與創業;搭建政產學研結合的產業智庫、學科平臺和創新生態系統,打造人才引領發展的最優生態,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九大行動

學科交叉BEST戰略將遵循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開展行動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看來,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打造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那么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一流大學就必須要持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具有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新質生產力創造者,為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增強核心產業競爭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培養一大批戰略性人才。

同時,學科交叉研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將會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為此,作為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流大學應加快跨越大學的邊界,以學科交叉研究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過去多年來,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從未停止過以“學科交叉”探索商學教育和研究新路徑。從建立面向“數字中國”戰略的“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到與眾多兄弟院系攜手開設商務大數據分析本科雙學位項目、數智創新與管理學術博士項目、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項目等。

此次推出的學科交叉BEST戰略,則將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為基本原則,接續以跨學科商學教育與研究為路徑,全面開啟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征程。具體包含九大行動:


行動一

“求是科技前沿

與創新產業前瞻”課程 2.0

“求是科技前沿與創新產業前瞻”是面向以專業學位項目學生為主的課程。楊衛院士擔任課程總顧問和首席科學家,由來自理工農醫學院的院士等領軍科學家講授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前沿以及產業化發展空間,還把以大國重器和自主科研奮斗史為核心的思政教育融入課程。

該課程通過“一線體驗 - 前沿探索 - 團隊融合 -科技轉化 - 傳播帶動”五階段培養,讓商科學生進一步學習了解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技術優勢分布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積極思考中國科技轉化與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進一步樹立以管理賦能科技創新的責任擔當與使命感,并成為技術成果的傳播者和技術轉化的生力軍。


行動二

“求是科創星辰”MBA微輔修項目

“求是科創星辰”MBA 微輔修項目面向全校理工農醫類研究生,旨在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經營思維、管理能力和戰略格局,通過“新文科”和“新工科”的交叉復合,培養具有全球尖端科技產業競爭力的交叉型科技創新人才。

微輔修項目學習過程中,理工農醫類研究生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管理學院 MBA學生同堂上課,同臺研討,更鼓勵同學們組建跨學科團隊,結合理工農醫實驗室的技術創新成果,在管理學院的孵化加速平臺上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基于創新的創業實踐。


行動三

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管理學院聯合理工農醫學院共建面向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前沿性、戰略性的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通過這類課程,幫助商科學生深入了解相關行業的發展動態、創新趨勢、核心問題與挑戰,學習與之相應的管理策略,培養具有現代化產業體系前瞻性認知的創新型領導人才,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學院將設立多個行業交叉課程模塊,如雙碳與可持續發展模塊、醫藥健康模塊、智能制造模塊等,每個模塊將專注于特定行業的深度學習。

例如:在雙碳與可持續發展模塊中,學生將學習關于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他們將了解全球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遇,并研究如何在能源行業中推動碳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的應用。

在醫藥健康模塊中,學生將探討數智時代醫藥行業的創新趨勢和管理策略。他們將了解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市場推廣和監管等方面的知識,并研究如何在醫藥行業中推動智能科技創新和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在智能制造模塊中,學生將學習關于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和全球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他們將學習全球制造業的最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動向和新型工業化前瞻,探討中國制造業如何建構可持續競爭優勢。


行動四

學科平臺融通計劃

在當今學科高度細分和專精的時代背景下,跨學科的融合與創新顯得尤為重要。為推動學科發展,產出重大創新成果,學院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壁壘,積極推動文科研究與實驗平臺、理工科研究與實驗平臺的互融共通,整合力量打造學科交叉平臺。

這種互融可以充分發揮不同學科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有助于推動各學科有組織地服務國家需求,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更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高層次人才提供支撐。


行動五

學科交叉預研基金

在新發展階段,國家發展對基礎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科學研究范式的深刻變革和日益嚴峻的全球性挑戰給基礎研究發展帶來新挑戰和新機遇。為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BEST戰略積極倡導以國家需求相關重大科學問題和全球社會重大挑戰為導向,打破傳統學科邊界和學科獨立發展的慣性,圍繞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科學儀器等關鍵領域,會聚管理、工程和技術等相關學科開展跨學科的研究合作和協同攻關,探索科學技術前沿問題,孵化創新技術和新興產業。

學院將設立專項資金,資助跨學科研究項目的開展,以及必要的交叉創新文化氛圍投入。這些項目將由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團隊共同申請和實施,共同探索科學和技術的前沿問題,促進學科交叉與創新。此外,學院還定期舉辦學術交流和研討會,為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彼此間的互動與合作。


行動六

重點企業協同創新聯合體

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需求,聯合理工科院系,做好與企業與地方研究機構的深度對接,發揮產學協同創新的內生動力,充分利用各自的學科優勢形成“技術 + 管理”合力;共同承擔重點校企合作項目,推動建設校企創新聯合體。

在服務企業發展中,管理學院可以發揮在大工程項目組織管理、決策分析、產業鏈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協同攻關,提升重點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重大需求,共同承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


行動七

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

學院著力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科研創新體系。學院實施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與理工農醫類學院領軍科學家聯合招收博士后,與校設地方研究機構聯合招收平臺百人和專職研究員,以推動跨學科的聯合研究和教研項目。

學院將提供研究場景賦能和科研資源支持,助力青年學者面向交叉研究領域和國家重點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前沿創新研究,并為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咨政建議和智力支持,共同服務戰略性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


行動八

求是星辰集賢計劃

為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交叉學科建設,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學院立足數智時代管理學科發展的實際,以兼聘形式引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工程科學、人文、歷史學等領域的優秀師資,一方面開設專業課程培養學生的科技洞見與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與學院教師聚焦于全社會、全產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形成面向“數智創新與管理”領域研究前沿的創新型學術聯合體,推動學科創新發展和拔尖造峰。


行動九

戰略性產業智庫

學院已建立起一個具備學科交叉特性的產業智庫,專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的發展。通過深入研究與全面分析,旨在為產業發展提供方向和建議,為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動力。

產業智庫聚焦于數字經濟、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通過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從多個角度和維度分析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更全面地理解和解決復雜的產業問題,為決策者提供多元化的戰略咨詢和政策建議。

產業智庫承擔著多項重要任務,包括研究和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評估產業政策和創新政策的效果、制定戰略規劃和政策框架、提供產業投資和項目評估的咨詢服務、組織產業交流與合作活動以及培養跨學科人才和推動產學研合作,同時為多學科協同校企合作探索創新模式。

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黨和國家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尤其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

未來,管理學院將以學科交叉BEST戰略九大行動為抓手,面向國家重點產業,與理工農醫等學科建立協同創新聯合體,通過學科平臺的文理交融,國家緊缺的交叉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人才,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中國MBA教育網 問題反饋平臺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師
  • 備考生
  • 其他用戶

如何稱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饋意見

您的聯系方式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