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大廈三層智慧匯聚,創新激蕩。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MBA-AI科創俱樂部聯合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CLUB、文化科技園、商學院數智俱樂部共同主辦的「智啟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具身智能機器人”產研融合峰會」在此成功舉辦。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人大商學院MBA-AI科創俱樂部始終致力于搭建產學研交流橋梁,此次峰會正是俱樂部踐行這一宗旨的生動實踐。
峰會啟幕 嘉賓致辭
本次峰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MBA-AI科創俱樂部李琳、中國人民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CLUB會長、杰軟科技董事長雷之宇主持。
「智啟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具身智能機器人”產研融合峰會」現場,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原常務副書記、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張建明登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辭。
張建明會長首先對到場的領導、專家、企業界精英及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他指出,當下正處于偉大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作為人工智能前沿領域,正深刻變革生產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他回顧了中國人民大學在信息科學、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歷程,感謝校友及社會各界對學校發展的支持,并鼓勵與會者積極投身智能科技浪潮,共創輝煌未來。
主題演講 智慧碰撞
峰會主題演講環節,十位來自學界與產業界的頂尖專家圍繞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產業發展態勢及前景進行了深入分享。
>>>于力
具身智能技術革新引領產業升級新態勢
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高級工程師于力,在峰會上以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前瞻性的視角,從具身智能的基本概念出發,為與會者構建了一個清晰的理論框架。
他詳細解釋了具身智能與離身智能的本質區別:具身智能強調智能體通過物理實體與外界進行交互,感知并理解環境,進而做出決策和行動,這種智能是嵌入在物理世界中的;而離身智能則主要指那些沒有物理實體,通過軟件或虛擬形式展現的智能。
于力對具身智能產品的技術成長曲線與成本降低曲線進行深入的剖析。他指出,當前具身智能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AI芯片、模型算法、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的不斷進步,具身智能產品的性能將持續提升,逐步接近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邊界。同時,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制造工藝的成熟,具身智能產品的成本也將逐步降低,使得更多企業和消費者能夠接觸并應用到這些前沿技術產品。這種技術成長與成本降低的雙重驅動,將為具身智能產品開辟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張愨
探尋具身智能技術革新引領產業升級新態勢
睿爾曼智能生態運營總監張愨,以其對機器人智能領域的深刻洞察,從機器人智能的終極目標出發,引發了與會者對未來機器人發展的深思。他提出,機器人智能的終極形態應當是具備高度泛化能力、靈活操作能力和經濟可行性的通用機器人,但當前技術發展水平下,專用機器人仍是市場主流。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通用機器人與專用機器人并行推進的發展路徑,仍是產業發展的合理選擇。
張愨特別強調了當前機器人發展的三大核心瓶頸:泛化能力、操作能力和成本。
他指出,盡管機器人在特定場景下已經展現出驚人的能力,但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和任務時,其泛化能力和操作能力仍顯不足。此外,高昂的研發和制造成本也限制了機器人的普及和應用。為了突破這些瓶頸,張愨分享了睿爾曼在超輕量仿人協作機械臂領域的創新實踐。
他介紹了睿爾曼如何通過自研核心零部件、優化機械臂結構設計和提升控制算法精度等措施,實現了機械臂的輕量化、高負載和良好精度,為機器人泛化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侯進
云計算賦能,解鎖具身智能行業新解決方案
阿里云售前解決方案架構師侯進,從云計算角度解析了具身智能行業的發展趨勢及阿里云的解決方案。她指出,具身智能行業對算力的需求巨大,阿里云通過提供自動擴展性、快速資源供給及避免工程化分散精力等價值主張,助力具身智能企業快速發展。
侯進詳細介紹了阿里云在具身智能行業的價值主張:一是提供自動擴展性強的云計算資源,確保企業在面對海量數據處理和復雜模型訓練時能夠輕松應對;二是實現快速資源供給,幫助企業抓住市場機遇,加速產品迭代和創新;三是避免企業在工程化方面分散過多精力,通過提供成熟的最佳實踐和工程化方法,讓企業能夠專注于核心算法和產品的研發。
>>>張延柏
靈巧手的AGI之路
靈心巧手市場總監張延柏以《靈巧手的AGI之路》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強調靈巧手在機器人領域的關鍵地位。他指出,靈巧手作為機器人最精密部件,關節數量與人類手指對應,是機器人進入業務場景的重要載體。
靈心巧手的產品多樣,豐富度高,不同自由度產品滿足各類場景需求,且在國內高自由度靈巧手市場占據70%以上份額,產品參數可與全球頭部玩家媲美。同時,公司注重數據采集,研發操作手套等工具,支持多種訓練方式,為靈巧手的智能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市場方面,靈心巧手成績斐然。銷量面向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公司采購比例大幅提升,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采購其產品用于研發,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趙維晨
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和普及路徑
加速進化副總裁趙維晨分享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與普及的見解。他認為機器人足球賽事是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如加速進化的機器人在賽事中奪冠,展示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實力。
通過賽事,不僅能提升機器人綜合性能,還能向公眾展示技術進步,類似大語言模型通過戰勝人類棋手實現普及。
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普及,他提出從先鋒用戶到早期使用者再到大眾普及的路徑。
以個人計算機和手機的發展為借鑒,強調殺手級應用和操作系統的重要性。加速進化將聚焦個人機器人領域,推出面向個人的機器人產品,通過降低量產成本、開發殺手級應用、建立開發者生態等舉措,推動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實現消費級機器人的普及。
>>>張馨
具身智能賦能安防創新
杰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張馨介紹了杰創智能以“AI+安全”為錨點,打造“空地一體”智能安防體系。杰創智能推出AI電磁網捕、應急救援等系列產品,結合電磁彈射技術、人工智能與創新軟硬件實力,將機器狗、無人機、機器人等具身智能硬件應用于安防場景,實現全天候安保巡邏、視覺跟蹤、遠程控制等功能,有效提升應急處突效率與安全性。
同時,她也指出具身智能在安防領域落地面臨多重挑戰,如技術替代引發的行業秩序重構、組織慣性與制度壁壘、人際關系的倫理困境等。針對這些問題,她提出從技術適配到搭建新型生產關系框架和倫理框架的應對思路,包括構建包容性轉型框架、推動制度創新先行、建立安全標準聯盟等建議,以推動具身智能在安防領域的健康發展。
>>>王克
具身智能的開發與場景落地解決方案
天樹探界科技銷售總監王克,介紹了天樹探界在具身智能應用場景落地方面的解決方案。
天樹探界憑借11年高校白名單賽事運營經驗,擁有300多個高校資源,在教育、研發、產業端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在教育端,其構建從高職到高校的教育課程體系;研發端具備軟件、硬件和科研研發團隊;產業端承接企業項目、建立人才培養體系。
天數探界APP旨在推動技術平權,為不具備深度開發能力的企業提供可視化操作界面和開發工具。此外,公司還開發了展廳導覽系統、群控和集控等應用,為文旅、博物館、商超等場景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推動具身智能技術在多領域的落地應用。
>>>馮若軒
面向機器人交互的多模態感知與學習
馮若軒來自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團隊,由學院副教授胡迪老師帶隊,憑借在機器人交互多模態感知與學習領域的出色研究與實踐,其機器人項目在剛召開不久的機器人運動會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馮若軒分享了團隊在機器人交互的多模態感知與學習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模態感知融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是機器人完成復雜任務的關鍵。過去機器人主要依賴視覺,但復雜任務需要多種感官協作。
團隊提出動態創新融合框架,解決模態實踐性挑戰,即模型需根據任務階段靈活調用不同感官。通過任務階段標簽標注和多模態融合注意機制,讓模型理解任務階段并調整感官融合方式。
此外,團隊還針對觸覺傳感器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提出通用數據集和多傳感器表征框架,提高模型對不同傳感器的適應性,為機器人更精準地感知和操作提供技術支持。
>>>任容瑋
人形機器人現狀與未來
國地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科研合作部部長任容瑋在分享中深刻描繪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現狀與未來藍圖。她指出,當前人形機器人領域正處于技術爆發與產業化的關鍵時期,以“天工”機器人為代表的國產精品,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不僅展示了中國在機器人本體設計、運動控制等方面的卓越實力,更預示著國內企業在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上的巨大潛力。
創新中心有具身天工通用機器人平臺和慧思開物通用具身智能平臺兩大任務。通過建立自用數據訓練場,并拉通全行業,建立統一數據標準,推動人形機器人在電力、化工、加油站等場景的應用,并向商業服務、健康養老等領域布局。
展望未來,任容瑋認為,人形機器人將逐步突破現有局限,向通用人工智能領域邁進。短期內,它們將在特定場景下大展身手;長遠來看,則有望成為人類生活的全能助手,極大提升社會效率與生活質量。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穩步邁向更加智能化、通用化的輝煌未來。
>>>王曉薇
打造AI+創業孵化賦能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副總經理王曉薇,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單位之一,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在打造AI+創業孵化賦能平臺方面的舉措。
人大文化科技園區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陣地,以人工智能、文化科技融合為特色,履行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科技企業孵化職責,構建了大學科技園運營管理、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知識產權服務、文化產業智庫研究四個體系,累計培育創業企業300余家。
此外,園區獲批北京市科委項目,搭建AI+創業孵化服務平臺,賦能多個垂直領域,為師生和企業提供算力支持、技術咨詢、技術開發、訓練測試以及人才培養等全方位AI賦能服務,有效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構建了新質生產力的“強引擎”,對推動學??萍汲晒D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實機演示 直觀感受
峰會設置的實機演示環節,讓俱樂部成員近距離感受了具身智能技術的應用成果。加速進化機器人的靈活操作、天樹探界二次開發的宇樹機器人的曼妙舞姿、杰創智能AI電磁網捕巡防機器人的精準表現,不僅展現了技術的魅力,更讓大家直觀感受到了技術商業化的可能性,激發了俱樂部成員將技術與商業結合的創新熱情。
此次峰會的圓滿舉辦,是人大商學院MBA-AI科創俱樂部推動產研融合的重要成果。俱樂部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匯聚學界、產業界資源,為MBA學子及校友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探索與實踐提供更多支持,助力大家在智能科技浪潮中把握機遇,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贏。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