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精品/日韩精品网/久久久精品日韩/成年人综合网

GMAT考生經驗分享:學習方法和心態可助通過

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綜合報道    作者:liujin    責任編輯:liujin    03/01/2017

3413

    

       距離那段瘋狂的日子已經過去一年了,其實我本并不是牛人,考G的路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考了三次才最終得到這個成績。但是我還是想說備考GMAT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點,從中我學習到的不僅僅是英語知識,更多的是學習方法與心態。

       經過這三次GMAT的考驗后,事實證明付出是有回報的。我運用在GMAT備考中學來的學習方式準備了托福和GRE的考試,托福一戰成功111,GRE一戰成績324(V160 Q164)。

       所以想告訴大家:No pain, no Gain. 不要吝嗇今天的付出,今天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在將來都會得到回報。



       1. 背景


       介紹一下本人背景供大家參考。人大在讀,高中英語還不錯,但是到了大學也疏于練習。所以在準備GMAT的時候也是從零開始。

       三次考試情況:

       9月12日中秋節690

       10月15日710

       11月17日770



       2. 良好的心態+快樂復習法


       大家也可以看到,我這三次考試都是在連續的三個月內進行的,在這期間我的心態和復習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我把心態作為第一部分的內容來說的原因。

       9月份--敢死隊心態。整個暑假八月份我都埋在家里復習GMAT。每天至少6個小時的學習強度,整整一個月,整個人跟打了雞血似的。上考場的前一天我想我準備的夠充分了應該沒問題了。在考場的時候自我感覺也十分良好,覺得自己看破了每一個考點,語法和邏輯都做的很懂。但是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同學也許也都有這樣的疑惑,自己感覺準備的很充分了,考場上也答的很好,但是為什么成績就不如人意呢。這是因為很多知識點我們其實還并沒有理解(比如“語義是老大”),但是我們以為已經掌握了它。

       所以準備考試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滿。在GMAT考試中沒有哪一個點是你可以完全掌握、沒有問題的,要不斷的去練習,扎實的去掌握。而且這一次考試我對機經的依賴過重,遇到見過的題大腦就會自動回憶答案,看機經反而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在總結上述經驗教訓后,在給自己加油打氣后,我很快的就投入了下一輪的復習中。

       10月份--投機不成反內傷,用機經就好好的看,不想用就靜下來好好的學!!十月份復習照常進行,每天至少6個小時的強度,這次考試讓我認識最深的就是對機經的運用。這次考試我吸取了上一次被JJ影響太大導致無法靜心來做題的教訓,閱讀機經和邏輯機經只看了內容沒敢看答案。上考場的時候語法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結果敗就敗在了我一向引以為豪的閱讀上。以下是當時考出來的心路記錄:

       “這次語法感覺做的不錯,前十道的感覺也很好,結果第二篇閱讀的時候就出了那個巨難的城市規劃那篇。真心讀不懂啊。所有題都是要根據全文來做判斷的,沒有一個題時細節定位的,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后悔當時怎么沒看看JJ上的答案,就算蒙也有個依據,也比較靠譜啊....

       這篇閱讀直接導致我的浪費了大量時間,前二十題做完的時候30分鐘不到。我有點慌,但是還是強迫自己好好做語法和邏輯。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時候,又來了一篇巨長的閱讀。就是那個snowhare和predator的。因為沒什么時間了,讀的也不是很懂,題目考的也都是與全文相關的。后來做到30題的時候連十分鐘都不到了。最后考完的時候,我哭的心情都有了。覺得這次考的超級差,想取消成績。后來一想,花了錢考都考了。不看成績太不劃算了,于是點了report。

       最后成績出來的時候真的是嚇了一跳.....

       同時也有些不甘,閱讀一直是我的強項。但是這次幾乎沒有一篇讀懂的,強烈的刺激到了我。”

       這次考試的結果對我來說打擊是很大的。我還很清楚的記得考試結束后,自己在考點外站了很久很久。那個時候我心里一直想為什么付出了這么多,每天那么苦的復習,結果還是這個樣子。也許自己真的不行什么的。閱讀做的一塌糊涂讓我很不甘心,自我分析后,我認識到這次考試我的語法和邏輯應該做的不錯,否則閱讀做的這么差的情況下不會還上700。對機經我也擺正了態度,閱讀機經在考場上是有很大的用處的,比如遇到我這種慌亂的情況有了機經的幫助,起碼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靠譜的選項,在考場上起到鎮定、恢復pace的作用。而且通過這次考試,我發現我備考的時候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就像老師一直說的,在臺下準備的越辛苦,在臺上越容易出狀況。這不是告訴我們不付出努力去準備,而是告訴我們應該抱有一種快樂的心態去復習。這兩次考試,我每天都逼迫自己學習6個小時,同一時期大三的課程也很多很費心,所以我每天的狀態只能用一個苦字來形容,但是我覺得在復習中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我們應該享受復習的過程,快樂復習。累了的時候不逼迫自己再去學習,每次開始學習的時候都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輕松快樂的復習。將GMAT看做自己的朋友,每天的學習只為多了解它一點,有一點新的認識與見解今天就是成功的。開玩笑的說,請將備考當做跟GMAT談的一場浪漫戀愛,所以同學們戀愛中的心情和狀態是什么樣的,大家應該都懂的吧?

       11月,I believe I can。在上述心態的指導下,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備考路程,期限依舊是一個月。我用的材料一直沒有變,就是OG,prep筆記(語法、邏輯)。閱讀就看了OG,認真分析了每一篇文章,然后用prep閱讀練手。在做題方面我強烈抵制題海戰術,題要做精!之前在論壇上看到一個朋友的備考心經說:要是prep語法筆記做到不論什么時候練,練多少題都不會錯的時候,那才說明你練到家了。先開始我不太相信,我覺得做題都有慣性,有的時候你會自動去記憶正確答案。但是后來發現就算有的題你自動記住了正確答案,但是在一些難題上你還是會不斷的錯,所以就會出現大概一套題錯1-2兩個的情況。而那1-2個題的考點就是你的知識盲區。我的情況是:這兩套材料做了大概有6遍,到最后任何一道題拿出來我都能告訴你它的解題思路并且能保證一道不錯。

       遵循這快樂復習法的原理,這次我每天的復習時間大概在4個小時,狀態好的時候就6個小時。考試之前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想自己要考770,每天都這樣想著,這樣堅信著。然后這一次的考試終于來臨了,在考場上做題的時候就感覺不一樣,整個狀態很順,最后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沒有大喜,也許因為每天都在想著自己要考770,最后看到這個成績的時候反而麻木了,嘿嘿。這里我想說的是信念的力量。Dream high。 只有給自己設定一個高目標,個人才能有更精彩的發揮,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實力與水平。



       3. 機經使用指南+一些做題tips


       機經如果利用好了是一個如虎添翼的過程。數學機經對我的幫助最大。本人高中文科生,所以數學不是很好,盡管GMAT數學比較簡單但是如果單憑自己的力量,我無法做到滿分。所以對于那些同樣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數學機經一定要好好看。

[FS:PAGE]    Verbal部分的機經我推薦只看閱讀。閱讀的機經的看法不是籠統的讀一遍就行,要做到在讀閱讀機經的同時建立文章框架的習慣。這樣我們最后要記住的并不是閱讀機經里說了什么,而是大概閱讀文章的框架結構,從而幫助我們在考場上遇到機經中的閱讀時不會被考友們回憶的形形色色的內容所誤導,而更準確的把握文章的脈絡。

       邏輯機經有精力的同學可以看,但是我覺得幫助不大,邏輯最重要的還是把握GMAT考題的思路,或者說GMAT官方希望你形成的思考方式,通過思維的轉變去解題是最保險的。語法不要看!

       注意:在平時練習時你可以記錄一些做題的技巧,比如語法是老大,邏輯主語等。但是在考場上你需要的就是心態+沒有方法。沒有方法是指在考場上 沒有方法的做題才是最高境界 見招拆招~ 請大家仔細品味

       關于考前幾天干什么,這個問題一直是我考前很糾結的問題。盡管考了很多次了 也一直沒辦法好好把握考前最后幾天應該干什么。770那次的考前其實很輕松,每天大概三個小時不到。每天會保證大概十多道語法 十道邏輯 4篇閱讀 再看一下JJ 有錯題本的話 看一下錯題。保持題感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4、單詞與筆記


       關于GMAT考試前到底要不要背單詞,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當然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我覺得大概過一遍就好,因為Gmat不同于GRE,并不是用單詞作為一條標準來卡我們。GMAT考試更注重邏輯,所以單詞有的時候在語境下大家都能推斷的出來它的意思。

       關于筆記,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一點。考了三次考試,我寫了兩大本筆記,到最后發現自己的筆記自動的形成了一種格式。具體如下:

       10月11日 2個半小時+...+....(統計學習時間) 最右邊記錄遇到的生詞

       1、prep 2個半小時

       題目及我的答案

       校正時,對于錯的題,我會將題號寫出來,然后在后面標注錯題類型及錯誤原因如:

       閱讀3【細節題,回原文定位問題】.......

       語法1【語法題,邏輯主語問題】.........

       我覺得這樣的筆記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自動將自己錯題的類型及錯誤原因歸類,在日后整理復習時可以幫助自己迅速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

       大概心得就那么多,希望能對大家有一點啟發,少走一點彎路。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復習,你會發現GMAT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中國MBA教育網 問題反饋平臺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師
  • 備考生
  • 其他用戶

如何稱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饋意見

您的聯系方式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