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主辦的“資源型經濟多元化轉型的方向和路徑”專題研討會在太原舉行。民建中央領導、山西省委統戰部、山西省政府相關部門領導、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全體委員、民建山西省委會經濟委全體委員、民建山西省委會企業家會員等百余人參加會議。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衛虎林教授應邀參加會議,并在“如何打造適應創新性發展的營商環境”專題研討中,作了以“包容審慎”理念打造山西創新友好型營商環境的交流發言。
衛虎林在發言中表示,營商環境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底層邏輯”,這個“底層邏輯”就是要以市場主體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制度創新,讓市場主體的活力競相迸發。當前,山西正處于資源型經濟轉型攻堅期,創新驅動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包容審慎”監管不是政府的“不作為”,而是從“事后糾錯”轉向“事前引導、事中服務、事后評估”的全鏈條智慧治理。
就山西如何打造適應創新性發展的營商環境,衛虎林建議在綜改區等創新高地,推廣“沙盒監管”試點,讓誠信企業享受專屬福利;深化“信用報告替代證明”改革,將市場監管、環保等領域的無違法違規證明,統一整合為“信用山西”網一鍵生成的信用報告,降低企業合規成本。同時,要以企業的生命節律重塑政府服務邏輯,構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鏈條的營商環境服務體系;要強化法治保障,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及最高法25條意見;建立“容錯清單”與省級監管復議委員會,對新技術探索中的非主觀過失開通豁免申訴通道。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出臺《山西省傳統產業創新風險分級目錄》,對中高風險創新,建立“沙盒監管”機制;對低風險創新,實行“備案制”管理;針對“創新失敗”風險,建議設立“新興產業容錯基金”等。
衛虎林強調,“包容審慎”的本質是以政府的“精準服務”換市場的“大膽創新”,以制度創新激活市場主體活力,這也是山西打造適應創新型營商環境的根本所在。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